1、圖像大小和角度的變化范圍
兩個鏡片間的距離很小的時候連接起來就會覺得很別扭!由于2個鏡頭差距小,觀眾感覺不到應有的變化,所以會感到厭煩,所以無法達到流暢的效果。比方說從遠景切換到近景還是可以接受的,但遠景切換到與遠景相差不大的大概腳頸位置,觀眾會覺得相當別扭。此外,如果你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個人的正面,這個人的后面有個街燈,下一個鏡頭轉15度或30度拍攝,很明顯,在演員的位置不改變燈的位置也不改變演員的位置。那顯然是錯誤的。
兩個鏡頭當然很奇怪,當然是錯了。但如果你把角度調成90度或180度的角度,就會導致另一種光線和人體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因為變換角度大,觀眾才能接受,觀眾知道這是在另一個角度拍攝。因此屏幕上的人物尺寸和角度的變化,寧大不小。
2、要有清晰的方向感
在錄像片段中要保持清晰的方向感,所以這和導演對鏡頭的安排和安排有關系。關于照相機的安排:大家都知道中軸的概念,為什么一般不穿越中軸的拍攝只是為了保持方向感。例如正反打拍攝對話人物A和人物B對話第一鏡頭A朝右看B朝左看進行對話當反打時一定是A超右看B朝左邊進行對話。
這個被稱為方向。好萊塢電影業就是這樣,與藝術無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樣做并不會讓觀眾感到混亂(當然這不是唯一的辦法,很多方法可以創造,因為電影是幻覺)另外一點大家看好萊塢的片子通常會有這種感覺如果人物從右邊出畫的鏡頭他一定是從左邊開始。如果你想讓他從右入畫去接上鏡頭,中間一定要加入他轉向的鏡頭以進行過渡。這種好萊塢工業手法很容易實現。可供參考。
3、選擇剪切點
片斷點,通常出現在視頻剪輯中的名詞,即在何時進行鏡頭切換。這問題太大不能回答,只能談談我的想法。一般地,剪輯點可分為畫面剪輯和聲音剪輯。主要介紹圖像剪輯的要點。普通畫面剪輯點分為動作剪輯點、情感剪輯點、節奏剪輯點。這是一個動作剪輯要點。
每個人在剪輯時經常會遇到,用不同的景物其他鏡頭來表現動作,因為這樣會使鏡頭語言更加多樣化。但在剪輯時,連貫的畫面組合也很巧妙。在錄像片段中最常見的事情莫過于:坐起;躺著;擁抱;握手;脫帽;穿衣服;吸煙;打開門窗;步行;跑步等等。先用一幀就是這些看起來很流暢的動作其實中間都會有相對的停頓。這就是說,當你一幀一幀地觀看時,你會發現一些畫面相對靜止,而這個位置通常是我們選擇的剪輯點。需要指出的是,通常這些靜止畫面(1-2幀)是在前一幀中留下的,而下一幀(一般是不同的景別)則用。
以下為非精練但很重要的脫帽、戴帽會在手接觸帽子時靜止開關門窗將靜止開關門窗靜止,在手接觸門窗時雙手靜止,握手將在最高處或在握手處上下移動,在腳踏與最高點保持靜止(注意左右腳一致)。裁剪方法可以按照上面的精華來做。
它當然也不是死板的。我之前說過情感剪輯和節拍要點。如果人們發怒,當我們要求節奏加快時,那就讓下一部鏡頭的畫面少用幾幀。(比如打開窗戶的第一個鏡頭是手接觸門窗時,下鏡頭接門窗已經打開了)是這個意思。那就是情感剪輯和節拍的傳奇點子,我想這只是一句話,這全靠剪輯師的經驗和藝術修養,沒有概念可言。
4、每個時空的鏡頭是怎樣組合的
拍攝視頻時,大家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大量時空關系的問題,以確保時空關系的真實性(畫面流暢性)
大多數時候給3個句子作為參考,應該這樣來處理。
①、在同一時空中對動作進行剪輯,做到無畫不入畫。
②、主體在不同時空中的動作剪輯,可以出畫,可以入畫。
③、在大空間相同小空間不同的情況下,對主體動作剪輯,頭尾可出入畫,中間鏡頭無畫不入畫。
5、在剪輯動作場景時
在整個視頻剪輯中,動作場面的剪輯所占的比例非常大。那怎樣才能控制好呢?
①、為了讓整段情節清晰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就要注意交叉剪輯不能破壞連貫性。
②、用變換剪輯的速度,按你所想的方式控制戲劇的張馳變化。
③、插入一些靜態觀眾的反應鏡頭。(當你剪輯激烈的賽車比賽時)縮短彼此緊扣的動作鏡頭之間的間隔,并經常影響觀眾對某一情節的反應。
④、通過頻繁的交叉剪輯和同一動作的不同視角,使視覺呈現多樣化,而且必須有一個連貫的幻覺。這樣做是成功的。
注:上述四條并非都是由于戲劇的特定需求而產生的。事實上,片斷不適合用語言描述。這是因為難以描述清晰的藝術意義。
艾木木傳媒(杭州)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浙ICP備2021023086號 Copyright 2014-2021
業務咨詢:15068881543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